1.北京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初具规模“高精尖”成首都产业发展新极点

2.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北上广深等十大城各有痛点

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beijing_北京新能源基地

有以下项目。根据搜狐新闻网查询可知。

1、京东方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90亿元,生产VR显示面板、MiniLED直显背板等高端显示产品,设计产能5万片每月,预计2026年满产。

2、泰科天润总部及生产厂房项目。总投资4亿元,建设办公研发总部基地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国家电网等领域6至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生产基地。

3、天科合达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9.5亿元人民币,建设碳化硅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可年产碳化硅衬底12万片,截止至2023年9月18日已投入生产。二期项目投入800台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和配套加工设备,年产碳化硅晶片达25万片,预计于2024年建成投产。

北京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初具规模“高精尖”成首都产业发展新极点

北京基地的奠基是对之前北京市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签定的合作协议的积极推进,体现了双方的高效运行。2010年6月29日,基于发挥北京市在经济实力、工业基础、区位条件、交通物流和配套体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加强核心业务的发展的美好愿望,双方签订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北京市支持长安在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制造基地建设、研发基地建设,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则规划下属企业长安汽车在北京新建整车生产基地,在扩大品牌市场的同时,带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长安汽车项目落户北京意义深远,将为集聚高端汽车产业要素,构筑现代产业集群提供重要科技参照;为激活和释放首都优势,深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建新的战略平台;为推动城南行动落实,加快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的落户,直接推动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的产业壮大和建设发展,从而促进了房山现代工业、经济,以至“三化两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轴、三带、五园区”中的重要一环,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以低碳环保、绿色高端现代制造产业为发展核心,目标是建成生态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可持续利用的地区,将成为房山区乃至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支持。

对于北京市和长安汽车双方来说,这是一次互相推动、互惠互利的合作。北京市将在政策优惠、场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新基地以大力的支持,新基地也将直接带动地方2万人以上的就业。秉承“绿色、科技、责任”的理念,长安汽车北京基地将以最先进、最环保的工艺技术,全面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致力于将北京基地建成现代化、精益化、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为“绿色北京”的建设而努力。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北上广深等十大城各有痛点

如果你从首都国际机场即将降落的飞机上向下俯视,一条大河穿城而过,城镇、绿地、工业区、繁华闹市渐次分布。如今的顺义以“平原新城”的姿态着力发展新能源智能 汽车 、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成为首都产业发展的新极点。

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已初具规模

第三代半导体企业集聚

中关村顺义园里,三栋现代感十足的大楼拔地而起,楼体外“国联万众”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这就是国联万众“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将用于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平台、封装平台、检测平台、 科技 服务平台,基地预计未来实现产值规模可达到百亿级别。

走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三栋楼呈半围合之势,中心绿地生机勃勃,园区里处处充满现代气息。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器件制造和第三代半导体 科技 服务工作。公司研发生产的碳化硅电力电子二极管产品已投入市场,拥有几十家稳定的客户,MOET已开发出样品,开始为比亚迪等公司提供样品试用,成为国内领先的碳化硅电力电子芯片供应商。国联万众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硬 科技 孵化平台,已吸引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埃特曼(北京)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深紫外外延企业北京中博芯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检测企业北京国基科航第三代半导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分公司)等10余家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企业入驻或即将入驻园区。

顺义区聚焦发展器件(芯片),细分领域包括650V以上车规级电力电子器件及5G基站通讯射频器件和适度发展模组、关键装备、衬底、外延、封测5个环节,打造以IDM模式为主、代工模式为辅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衬底,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清碳 科技 金刚石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落地顺义;迪希埃、特思迪等装备制造企业落户;芯片与器件有北大中博芯、国联万众等多个项目支撑……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区已吸引第三代半导体企业20余家,累计总投资额40.6亿元。其中器件(芯片)环节聚集了国内头部企业。此外,顺义拥有理想 汽车 、奔驰新能源等应用企业,市场牵引明显。

突破航空航天产业“天花板”

5月19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标志着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这些机构的成功展开需要一个重要部件加持——“谐波减速器”,此次任务共有7套谐波减速器出自顺义企业中技克美之手,分别装配在探测器的坡道、桅杆及定向天线驱动等机构中。

北京航空产业园逐步成型,注册企业30余家。目前形成以中航发研究院为引领的基础研究和技术自主创新中心;以中航复材、中航青云等实体企业为代表的军民机复合材料、航空装备、民用航空产品的生产供应商,基本构建起航空为本、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的格局。顺义航天产业园正规划打造卫星应用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产业基地三大基地。

智能网联 汽车 日臻完善

顺义区规划了20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生态示范区,筹建1200亩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首期300亩已投入使用。开放145公里公开测试道路,建设全国首个智能网联 汽车 特色小镇,镇域内布局了高级别车联网系统。美团无人配送、滴滴自动驾驶、图森未来等一批涉及“车、路、云、网、图”体系的重点企业集聚发展。

北京顺创智能网联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介绍道:“顺义是继国家智能 汽车 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基地、亦庄基地之后第三个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测试场搭建了智能网联 汽车 模拟仿真测试平台,集静态场景编辑、动态场景还原、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关键场景提取、人工智能对抗样本生成等功能于一体,可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实施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测试场通过打造“封闭场地+模拟仿真”的双赛道模式,实现仿真环境与封闭场地的映射标定,建立自动驾驶能力评估体系。

顺义区在感知、决策、控制等环节持续推进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创新,着力测试环境及验证能力建设。区内企业正元地理信息、天地图、中科星图等专注于高精度地图开发,罗克维尔斯、星河亮点、图森未来、未来城运等专注于智能网联产品开发,触达无界、桔电出行、沃芽 科技 等提供智能网联车辆运营服务,顺义区智能网联产业链条日臻完善。(许金星)

从引进新能源 汽车 项目到打造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从争夺“小米 汽车 ”到“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在新能源 汽车 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各个地方都将新能源 汽车 视作全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出打造中国“新能源 汽车 之都”的强烈愿望。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武汉、重庆等传统 汽车 产业重镇,再到合肥等新兴 汽车 产业基地,广袤辽阔的中国城市版图上, 汽车 产业的变革与升级正在加速向前推进,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高地正在形成。

究竟哪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走在前面?各个城市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优势何在?又面临哪些发展痛点和难点?

以城市为坐标,今年8月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持续推出了重磅系列报道——《 汽车 新商业地理 | 寻找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高地》,分析解读了国内多个城市新能源 汽车 产业。

11月17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1中国 汽车 新创峰会上,21世纪新 汽车 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新能源 汽车 城市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进一步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我国新能源 汽车 城市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面临的发展难题,为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集群的形成给出建设性意见。

《报告》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南京、合肥、武汉十个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靠前的城市,从规模实力、产业密度、创新能力、营商环境、推广应用等5个维度、10个指标,对各城市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解读。

《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 汽车 进入市场化阶段,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价值链将逐步形成,产业发展重心将发生转移,出现“以主要城市或者城市群为发展中心,形成优质产业链,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截至2020年底,国内新能源 汽车 总产能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为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1%。

21世纪新 汽车 研究院通过查询公开资料统计发现,目前国内新能源 汽车 项目产能建设规划建设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新能源 汽车 规划产能均已超过150万辆。

这五个省份中,只有广东省是传统的 汽车 强省,其余四省并不是传统的主要 汽车 生产基地,不过,毗邻上海的江苏、浙江两省 汽车 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较为完善,具有一定产业基础,而陕西省和江西省此前的整车制造项目极少。

整体来看,新能源 汽车 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地,招商引资的热情和实际落地效果也明显优于我国传统的 汽车 工业重镇东北地区。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仍以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相关条件较为成熟的城市为主。近年来,部分二三线城市虽然有部分产业布局的举措,也引进了相关企业,但以实力薄弱的企业为主,当地产业链布局不善,这些企业的发展往往也会受到一定制约,有可能会造成新能源 汽车 产能过剩的问题。

自2014年以来,国内出现了近百家新造车公司,部分地方提供了土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一些企业花费大量资金,建成了生产基地,但是迟迟造不出来车,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更有一批企业已经倒闭,留下了不少“烂尾”项目。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其实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的产能已经远超规划和实际需求。再者,某些地方的投资失败后,存在难以归责以及文过饰非等问题。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布局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热度较高的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并培育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车企,供应链体系较为完善。目前,北上广深在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人才储备、市场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

第二类是传统的 汽车 基地,但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仍然依靠原有的传统车企,暂未培育出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新型互联网造车公司。以武汉、重庆为代表的传统 汽车 生产基地,面临着转型的难题。

第三类城市,在传统 汽车 拥有一定基础,但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当地企业,试图抓住新能源 汽车 的机会,对于引进新造车项目的态度更为积极。以合肥、南京等城市为代表,引进了一批新造车公司,从而打造当地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

《报告》指出,目前,尽管主流新能源 汽车 城市产业布局已有一定基础,但不同城市面临着不同的产业发展难题亟需解决。

北京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低端制造业正在往外迁,亟需引进 “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的造车项目,补齐北京在智能 汽车 和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短板,推动北京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相关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形成新能源 汽车 “研发+量产”的产业协同效应。

上海的劣势在于,一是对企业端的资金支持有限。相比较而言,上海在政策层面主要以优化行政流程为主,辅以为数不多的补贴,资金方面的支持较少,某造车新势力原本在上海嘉定区建厂生产,但受制于资金链,转而投靠能给它投资入股的另一城市;二是运营成本偏高。尽管上海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人才,但租金高,人力成本也高,更适合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而不太适合处于发展初期的、规模偏小的、资金相对紧的企业;三是集成电路、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相对较弱。

广州则缺乏新能源龙头车企,尽管广汽埃安、小鹏 汽车 今年销量捷报频传,但体量仍然相对较小。其次,传统车企的体制机制模式有待激活,要加大自主创新提高研发能力,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实现突破,提高话语权,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此外,广州市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传统 汽车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迫切。

深圳市一方面土地空间紧缺,需要打破行政属地概念,优化深圳各个区域间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尽管深圳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但相比于北京、上海等高校林立,深圳在人才方面的表现仍有差距。

对武汉和重庆市而言,一方面,当地的传统车企面临着转型压力。另一方面,在新造车的投资浪潮下,都没有引入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鲜血液,产业活力有待激活。

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正在提速,将重新塑造产业的格局,新机遇下优胜劣汰的出现,如果转型不顺利,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安全,影响当地多家公司,形成连锁反应。

因此,车企转型必须提速,同时,当地的产业链公司需要同步升级进步,并引入在新能源 汽车 及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优质的供应商企业,从而将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延续。

对于合肥、南京、杭州等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正在崛起的城市而言,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扬长去短,以新思路搭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这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还处于成长状态,总量规模偏小,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现有产业规模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以优质整车为代表梳理当地新能源 汽车 产业,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协助明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规模化增长的实现,促进当地产业链体系的全面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第一批头部互联造车新势力,与不同的地方形成深度的合作,各个地方下一个阶段要引入更多优质的产业链企业,从而促进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继续加大鼓励企业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车企通过市场竞争活下去,才能体现出企业的生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